“我们现在可以到附近的鱼塘抽水给人参果浇水了,谢谢你们帮忙解决了这个大问题。”
7月14日,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委第十二轮巡察第三巡察组临时办公室,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,让巡察组成员不禁回想起一周前进驻的场景,当时满腹怨言、怒气冲冲的村民们,如今却是带着笑脸来为巡察组送行的。
“毕绍华承包了村上的鱼塘,这两年都没交租金,村干部不管也不催收,是不是有什么猫腻?”
问题一串串往外冒,眼看群众的情绪就要控制不住了,第三巡察组的者组长赶紧让组员们给大家倒了水。
“大家别着急,喝杯水,慢慢说,这样我们才能记录下来。承包人的名字是什么?哪个村的?租金大概是多少?村干部为什么不收?……”
者组长从大家零散的话语里听出了问题所在,之前的巡察确实发现有部分村组干部存在违规出租、发包、经营集体资产资源的问题,难道这次也是吗?带着问题,巡察组兵分三路,走访、查账、个别谈话齐上阵,深入了解核实具体情况。
原来,西街口村民毕绍华自2004年6月就与村上签订了鱼塘承包合同,前些年经营得不错,租金定期足额缴纳。最近两年生意不好做,加上今年疫情影响,鱼也卖不出去,他就想拖一拖。去年开始,来鱼塘里取水浇地的村民越来越多,水面面积大幅下降,放了几次鱼苗都死了,他就不让村民去取水了。
“我们去找他协调了几次让附近村民取水灌溉的事,他都以鱼苗难成活为由拒绝了,村民来找我们闹,说从去年开始春耕生产就没水用了。我们想着要是毕绍华继续不交租金,我们就可以说他不遵守合同,收回鱼塘,保障群众春耕生产用水……”西街口村委会主任越说声音越低,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出了问题。
“村里的集体用房租给了谁、土地承包给了谁、资金用到了哪里,跟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。你们应该做到公开、透明,不能拍脑袋决策,否则很容易失去群众的信任。”者组长在谈话过程中,对村委会干部提出了要求。
巡察组立即向西街口村党总支发出来立行立改通知书,要求对村集体资产处置情况进行全面清理。
经过整改,毕绍华补缴租金及违约金5700元至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账户,并同意水面面积不低于2亩的情况下,村民可任意从鱼塘内取水灌溉。这样一来,鱼塘和群众生产用水才都有了保障。
“感谢大家对巡察工作的信任和肯定,送行就免了,今后有任何问题可以打我的电话,或者向镇纪委的同志反映。”听着群众这么说,者组长抽回了思绪。怎么找到AG官方网站,
农村集体“三资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根本的物质基础,但“三资”方面腐败的问题易发多发,“如何防止集体资产成为村干部的‘摇钱树’,让这些资源用在刀刃上?”“如何破解群众对村组干部的不信任问题?”还有很多问题等待巡察组同志们去思考。